回飛鼠部落首頁
 
 

書名:變化你生活

作者:張敏超

出版社:

定價/320元
頁數/216
開數/20開
出版日期/2003.4

推薦理由:

◎傅麗玉老師說:一座「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材的寶庫。

◎博客來編輯推薦

◎榮獲《中國時報》開卷一周好書推薦

【自序】

  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常強調,知識應該與生活連在一起,認為科學教育必須從生活周遭事物開始──因為是平日可接觸到的東西,才能驅動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進而主動追求知識並融會貫通。

  教育部黃榮村部長也一再宣示:要落實「九年一貫新課程」的教育政策;而九年一貫新課程正是強調以每個人的生活經驗為學習中心。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課程的設計為例,就是希望從生活科技的認知中,讓學生了解其中蘊涵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等自然科學常識,進而融會貫通,不要只是應付考試的死背、填鴨式的知識,而是得到「可以帶著走」的常識與思考能力!

  因此,我撰寫這一本書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提供學生們有關日常生活上的新興科技以及相關應用知識,期望學生閱讀之後,有助於自然科學的學習,真正達到「科學學習根植於日常生活之中」的目標!

  尤其目前在學校老師可自編教材的環境下,老師們能快速學習生活科技的新知,並將其融入教材之中,也是極為迫切需要的事情。我盼望本書能成為老師們編寫生動有趣教材的資料庫之一。

   此外,國內著名認知神經科學學者洪蘭教授一直鼓勵大家多多閱讀,認為「閱讀」比「聽講」更能快速吸收知識。我也很希望這本書能讓每個有興趣的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吸收到相關的日常生活科技知識,並因此增加日常生活的方便性與安全性!


【作者簡介】

  張敏超,1948年生於台灣,國立清華大學化學系及化學研究所畢業。目前任職於工業技術研究院,長期從事工業產品開發及環境保護技術研究與建立,經常受邀至各級學校及機關團體做相關通俗演講或專題演講;也是以提昇國內中小科學教育水準為主之張昭鼎紀念基金會執行長,並曾擔任以工業產品開發技術介紹為主之《科技雜誌》主編、總編輯十年。

 
【內容簡介】

   在生活或新聞中,常會聽到一些化學專有名詞,可惜台灣人民的化學常識普遍不足,常常有如鴨子聽雷、一知半解;因此李遠哲院長向來很關心台灣化學教育與教材的問題。本書作者張敏超先生,以生活中常見到的物品或話題為例,為大家解說基本的化學概念和常識,如:水、茶、維他命、化妝品、電池……,並延伸到人體健康保健、物品的安全使用、環境與環保等等議題。取材廣泛且內容深入淺出,希望推廣作為國、高中生的課外補充教材,或是一般成人的科普讀物。

 
【後記】

二十一世紀的公民與科學教育

   生活在這一個世紀的人們,大概都體認到科學或科技已滲入到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的各角落的事實。我們常可從電視或報章雜誌裡看到或聽到科學的新發現或科技新產品的出現。陽明大學的洪蘭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曾經說過:「在過去的五十年裡,人類所累積的科學知識,遠遠超過過去五千年,科學已不再只是科學家的事,而是眾人之事,它深深地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相信,大家都有同感,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對於每一個人而言,盡可能地了解科學知識、科技產品以及相關科學技術發展是非常需要的。科學或科技的認知已經不再只是學者之事而是現代人生活的基本素養。

   也由於科學知識的快速累積及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使得二十一世紀的科學教育,面臨了極大的挑戰。在此知識爆炸的年代裡,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著要以何種科學教育方式才能培養學生具備有基本的科學知識及相關的生活科技新知,以期日後能成為適應時代的潮流變化且具有科學素養的良好公民。這也就是說今天的基礎科學教育不再是如同往日以培養日後優秀科學家為唯一目的,而是培養所有的學生具備可以帶得走科學能力而得以在二十一世紀生存茁壯。

   我們常說「知識是經驗的累積」,要培養學生具有「帶得走的科學能力」,最好的教學方式應該與生活科技結合,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中了解,並融會貫通其中之科學原理,如此一來,學生所學習到不再是片段的科學知識,而是完整的科學與技術智能而能適應二十一世紀的快速變化。

   也就是基於上述理念,教育部在相關教育學者建議及長期規畫之下,新實施之中小學之九年一貫課程中之科學教育是以整合了物理、化學、生物及生活科技為主的「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這樣的課程設計顛覆了以往單科的教學方式,老師們不免要質疑,我們要如何教呢?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在黑板上井井有條地寫下相關定理或方程式,學生認知真地抄寫筆記,回家認真做習題,認真地準備考試即可。但是,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之學生,我們常會見到物理考高分的學生,去不懂得如何修理身邊的電器用品。

   因此,如果我們認為傳統之科學方式不太理想,而且認為經由生活科技知識的認知,透過對日常週遭問題的觀察與解決的訓練而培養出對學科原理的認識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方式,我們便要談談九年一貫課程裡「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裡老師的角色,與學生的學習態度。

   由於近代的生活科技之知識不僅五花八門,而且日新月異。期望老師無所不能,無所不教,是相當不切實際的想法。因此,面對「生活科技」的課程設計,老師的教學策略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必須有所改變。對學生而言,新的學習方式應在課程的範圍內,學生可自訂學習目標,在老師入門介紹與建議下設定與實際生活相關問題來進行科學原理的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運用老師介紹或自己熟知科學方法,如觀察、引發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結果與討論。如此一來,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到科學原理而能日後有所運用。
因此,在學生這樣的學習環境下,老師的角色變為協助者、解惑者,同時,也是一個研究者,著重於教導學生如何學會問題、觀察現象及學習相關文獻資料之收集及如何歸納出可解決問題之科學原理。

   這樣的科學教育學習方式,對中小學的老師或學生而言,可說是前所未有,學生學習方式從以往被動的接受改為須主動的探索,老師也必須自編教材,而須常收集資料或吸收新知。基於以上的認知,因此,本書之內容,不僅希望提供一般人對周遭生活科技的認識與了解,也希望能對九年一貫教育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老師在教材設計及學生在生活科技知識收集與認識上有所幫助。


All Right Reserved:The organizer of "the science learning activity websit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n Atayal's worldviews" Mail Box All contents on this web are properties of this website; Please notify us by mail. in the event of quotations are needed. In the case of the violation of the photographys and articles quoted on this web, please notify us immediately.